Day 14:冰海巡游登陆巴伦支堡 玛莎拉蒂北极科考之旅结束
一大早我们就前往码头的集合地,今天我们将乘坐极地轮船开赴巴伦支海(Barents),靠近地球最北端的海洋里的冰川,途中我们登陆巴伦支堡参观,同时今天也是玛莎拉蒂北极穿越科考之旅的最后一天,珍惜时间,我们出发吧!
这就是我们今天出海的邮轮,整个行程一共9个小时左右,这艘邮轮并不算很大,但最多可以容纳100多人,而且现在还没到朗伊尔城的旺季,所以今天算上船员也有20个人不到,很宽松。
上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安全须知,了解如何使用救生衣和船上设施的介绍,以防万一。要知道掉入到冰海可不是闹着玩的,不淹死也冻死了……
我们姑且称它为朗伊尔号吧,这艘邮轮目测年头不短了,估计和之前我们出海捕鱼的那艘老船的年龄差不多,虽然可能没有百年历史,但估计也得好几十年了,船上的工作人员好多都是东南亚人。
船舱内分为三个休息室,一大两小,装饰的很温馨,红色的座椅很柔软,中间是一个吧台,可以点一些餐食消遣。
貌似在北极,除了北极熊就没别的了,到处张贴的都是北极熊的照片,不过想要看到真正的北极熊,前往北极点的几率会更高一些,靠近城市周边的自然条件已经不适合北极熊的生存了,主要是没吃的……
好奇心极强的小玛要去驾驶舱看看,这位船长就比之前捕鱼船的船长年轻多了,设备也比上次的渔船更先进一些,但估计也是不断更新和升级的。
身后传统的舵轮还是可以操作邮轮的,两种驾驶方式,只不过目前给绑死了,估计是为了应付临时的故障而改为人工操作备用的。
船上还有两艘救生船,为了防止沉船或者故障,逃生备用的,希望不会用到……
很快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,船上提供一份BBQ午餐,小玛和身后的炭火突然让我想起了这次北极之旅的主题,“冰与火之歌”!圆满的回归了~
BBQ主要是以自助的形式,有猪排、鲸鱼肉、三文鱼肉、米饭、沙拉、面包等,米饭特别受到我们团队成员的热烈欢迎,要知道上一次吃米饭还是在容大姐位于莫舍恩的“中华饭店”呢!
还有一个好玩的体验就是自己打捞冰海里的大冰块,晶莹剔透,纯洁无暇。
冰块捞上来之后可以把它凿碎,放在威士忌或者饮料里调味,您要觉得不过瘾也可以大口吃一块极地大冰块,纯天然,无污染,爽到底!
这个标志性的冰山就是海鹊巢了,过了这里就没有陆地了,左手边直接进入北冰洋,对面有陆地的就是格陵兰岛了,毫无遮挡。
终于看到了网上搜索北极的类似美图了,这些大冰川的裂缝都是经过不断地风吹和融化,才变成这种棱角分明的模样。
因为正值夏季,冰川在融化,段老师介绍如果运气好可以看到冰裂缝断裂后直接入海的壮观景象,裂开掉下来大块的可以叫冰山,小块的叫冰块,可惜这一幕今天并没有碰到……
JLC靖琳俨然被眼前的美景所征服,激动地站上船头,张开双臂大声说:“好像泰坦尼克号一样!”当时听了我打一激灵,还是别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比较好……
午饭后,我们达到了巴伦支堡,在岛上停留2个小时左右,去感受这座极地孤城面貌。所处的巴伦支海(Barents),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,是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,名字取自于该海域病逝的荷兰航海家威廉?巴伦支(WilliamBarents)。图中这座废弃的绿色小屋就是他们原来港口的办公室。
登陆后第一件事就是爬N高N长的台阶……爬的我呼哧带喘的,最终到达城区。因为靠近海边的房屋都废弃了,人们生活和居住的房屋都在最上面。
这里大概有400人居住,基本都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。这些房屋都已经废弃多年了,右手边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海鹊巢和大冰川。
这些才是有人居住的楼房,据说都是俄罗斯过来研究军事的人员,只不过不穿军装而已。我们的玛莎拉蒂Levante……车模,也登陆到巴伦支海。
是的,这么漂亮的屋子也废弃了,这里的人们主要靠采矿生意为主要经济支柱,当然这里也是俄罗斯的军事基地,感觉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。
港口上的标志性建筑,小玛在大铁锚前留个影。由于海流关系,南部海面终年不结冰。9月全面解冻,巴伦支海的地理位置靠近欧洲大陆的一个海域。
这部电话据说有近百年的历史了,现在拿起听筒还能听到嘟嘟的声音,能拨打到什么地方呢?感觉很神奇……
巴伦支堡(Barentsburg)位于冰川湾的出口处,深蓝色的海水,映衬白雪覆盖的山峦.如果不是看到破旧的房舍和堆积成山的废旧钢铁垃圾,你会以为这里是一处美丽的极地度假胜地.从朗伊尔城乘船约3个小时即可到达,它是一座煤城,自20世纪30年代起俄国人便在那里开矿,二战期间曾一度撤离,战后返回那里。如今仍是座名副其实的俄罗斯城。
这位不用多说了,列宁同志你好。巴伦支堡在前苏联时代曾经红火过,常住人口曾经超过了1000人。随着苏联解体,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,经济崩溃,巴伦支堡也日渐萧条。现在这里常住人口只剩下400人,而且一半以上都是乌克兰矿工。
到处都是俄罗斯风情的建筑,这块大招牌感觉像是工人的宣传口号,大意是我们是骄傲的煤矿工人!号召大家撸起袖子玩命干!
这是巴伦支海当地的一所幼儿园,外面墙壁都是自己图画的,特色十足,小玛要不要留在这里和当地的俄罗斯小盆友一起上幼儿园啊?
这座小城地方不大,溜达着20分钟就能逛遍了,这些新楼估计以后废弃后也不拆,继续往山上盖新的,也算是俄罗斯人占地的一种表现吧。俄罗斯的极地煤炭公司现在全靠俄罗斯政府的大量拨款来维持运转。这里面国际政治的因素最重要。俄罗斯政府认为,俄罗斯必须维持在这里的存在。否则,“我们一撤走,挪威人马上就会来占据这里。”
这就是圆满的北极穿越科考之旅,今天的最后一站,我们沿着“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路线”,跨越北纬66°的北极圈,然后一路杀到北纬78°的北极核心区域,也算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体验。这里是冰与雪的世界,只有这样,你才能真正了解极地冰川的形成、发展和转归,只有如此,你才能真正领略极地!
最后我想放一张在北极穿越科考之旅的途中,在容大姐的中餐馆的合影作为全篇结束。14天的行程让我们彼此更加团结,也我对北极有了颠覆性的认知!感谢玛莎拉蒂携手腾讯汽车筹备的这次北极穿越科考之旅,让我们进行了一次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史诗探险考察。感谢段煦老师让我们了解博物学,并且时刻关注着我们居住的地球环境,我相信,这次北极穿越科考之旅仅仅是个开始……
往期:
Day 13:攀登地球最北冰川 寻找6500万年前冰川活化石
Day 11:告别北极圈内人间仙境 进入“北极之门”特罗姆瑟
Day 9:体验维京人的生活 感受世界最佳公路自驾的大西洋之路
Day 5:寻找冰川遗迹、踏极地草原,500KM深度体验Levante